站内搜索
  您现在的位置: 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网 >> 人大科哲 >> 学界交流 >> 学术信息 >> 正文
[161215]“当代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”第一讲:吴国林
  作者:pst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-12-21    
】【】【

论分析技术哲学的系统纲领”

 

20161215日下午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首期“当代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”在人文楼500会议室举行。讲座由人大科哲教研室主任刘永谋教授主持,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林教授作了题为“论分析技术哲学的系统纲领”的精彩报告,由社科院哲学所段伟文研究员评议。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、人大一级教授刘大椿,社科院肖显静教授、北航徐治立教授、人大王伯鲁教授、广西大学陆秀红教授、北工商王东副教授、天津市委党校涂明君副教授、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戴荣里博士等专家学者,以及人大学生共二十余人参加了讲座。

 

吴国林教授指出,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。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,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。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——“难问题”,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转向系统性。要素、结构、功能和意向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四因素系统模型。核心要素、核心结构和专有功能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。当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相同,它就具有全同性。除了非充分决定标准和实现限制标准之外,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标准还须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,以便使结构与功能之间有更大的确定性。技术陈述的意义(实践意义)与意谓(有效值)统一于有效性。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。在技术人工物的下向分解中,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,就是技术原子,它是原子结构与原子功能的统一。基于技术原子和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,可以建立结构陈述与功能陈述之间的技术逻辑,并实现形式化。

 

评议人段伟文认为报告的创新性、开拓性很强,但推演过于抽象,而技术哲学应该与实践紧密契合,故而该理论需进一步完善。刘大椿教授肯定了报告的贡献,同时指出技术人工物是该理论的基础是人工技术物概念,没有很好地界定,并且不能否认技术是客观的,应该有真假问题。在场的其他专家学者则从技术划界、技术预见、技术文本、社会技术、技术环境以及分析方法应用于技术哲学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,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
人大科哲的“当代科技哲学前沿系列讲座”着眼于学科前沿问题和理论增长点,鼓励原发原创,鼓励国际接轨,邀请国内科技哲学领域有创见、有观点、有成果的中青年实力学者到人大讲座,介绍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。敬请国内同仁支持!

(人大科哲)

打印】  【关闭】  【返回
Copyright © 2010-2017 www.pstruc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ICP备10216924号;京公网备110108007581